11月26日,初冬时节,寒风凛凛。但地处黄海北岸、鸭绿江畔的东港法庭里却春意盎然、一片和谐!我院技术处与东港法庭干警交流检验信息化建设应用情况。为准确评价建设应用水平,不搞形式座谈,而是直奔主题,从立案窗口到审判法庭,从基础设施支撑到实际操作运用,技术处一行三人和东港法庭全体人员进行了面对面、手把手的指导、交流和互动。
今年以来,东港法庭紧跟院党组关于“一化两中心”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在技术处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信息化建设和保障发生巨大变化。
技术处一行人员现场办公,对发现的扫描仪故障及时联系厂家维修更换,对发现的服务器问题马上进行维修,并对全庭新更换的电脑增加了固态硬盘,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同时,对智慧法院办公平台的应用,打卡系统的应用,移动微法院的运用,以及网络信息安全、账户密码安全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检查和指导。东港法庭全体干警抓住机会,认真学习、虚心请教,获得了很好的操作和运用体验,对工作起到极大地推动作用。
有了信息化的推进和保障,东港法庭加大对干警应用技能的培训。针对立案扫描编目、卷宗材料的上传,积极与立案庭沟通联系,100%保证了当事人随时立案随时扫描随时获取案号。针对开庭记录缓慢,影响审判效率问题,技术处多次现场指导,安装调试语音录入系统,目前庭审语音记录准确率提高到86.5%以上。针对派出法庭即时结案签字盖章程序繁琐问题,在电子签章系统硬件的有力保障和技术处的大力支持下,全部实现了结案文书当场电子签章。
为了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落实智慧法院建设目标,东港法庭要求全庭参与、全员上阵、全面落实,按照我院“一化两中心”建设的目标要求,对照派出法庭智慧法院建设与应用成效督办项目,逐项检查落实,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所有员额法官及法官助理均能熟练运用“左看右写”法律文书撰写系统,文书运用率达98.5%以上。类案推送和检索功能大大提高了法律文书撰写的质量与效率,也有效防止了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开庭的案件全部实现同步录音录像,有力提升基层法庭的司法公开和透明度。同时,依托电子卷宗进行综合送达,裁判文书纠错,裁判文书隐名,裁判文书直报等系统均得到了有效运用,也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东港法庭结合派出法庭的特点,为了解决当事人难找,送达困难等实际问题,在接待立案的时候均要求提供详细的电话号码、微信、电子信箱等信息资料,并开展微信和短信送达,此类送达案件占比47.8%。同时,对应当上网的法律文书全部上网,上网率达到100%,占作出法律文书的95.85%。对应当公开上网直播的案件全部实行网上直播。今年以来,法庭两名员额法官网上直播案件111件,观看人数达45162人次。
信息化的助力,智慧化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东港法庭的各项工作,截止到11月29日,全庭受理各类案件212件,结案200件,结案率94.34%,提前完成了全年结案率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