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鑫
大连海事大学海商法在读博士 海商庭一级法官
穷,不仅指财富,也指精神。
弱,不仅指躯壳,也指内心。
近代中国,硝烟弥漫,生灵涂炭。国之孱弱带来“东亚病夫”之殇,蒙昧妥协骄纵出“华人与狗”的癫狂。伤痕累累,满目凄怆,含泪的雄狮忍受地火灼烧胸膛,用怎样的力量重立于世界的东方!《苦难辉煌》,这本被习近平总书记向省部级领导干部推荐的一书中,作者金一南用洋洋洒洒52万字的恢宏巨著,带我们走进那段跌宕起伏的激情岁月,目睹共产党人历经地狱磨难而涅槃重生,带领国家走向复兴的史诗般壮举,见证信仰若山的绝地辉煌。
一、苦难与英雄
我们曾是奴隶,经百年沉沦、遭列强蹂躏;我们确也拥有英雄,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之将倾。当眼光与视角脱离出波澜壮阔的历史,局限在边沁式的功利主义时,幸福起来的人们趋于忘却自己奴役的过往,竟也疏于祭奠墓碑上的英雄。然而,那一份份丧权辱国的条约,怎敢轻易忘记;四万万同胞被奴役,怎能不让我哭泣;和平大地上肆虐的铁蹄啊,是民族苦难的记忆!
逢穷则思变,时势造英雄,英雄们的使命自觉汇聚成历史的拐点。那是一段人至弱冠就能干大事,年纪轻轻就会掉脑袋的时代。《苦难辉煌》中,学生领袖毛泽东放弃赴法留学、警察厅长朱德抛官舍禄加入“南昌起义”、川军旅长贺龙“清党”中建立共产主义信仰、诗人气质的陈毅在天心玗力行革命的担当……从“中山舰事件”到“反革命事变”,从“五次反围剿”到“长征”,从“皖南事变”到“谈判破裂”,党史是革命的奋斗史,更是共产党人惨遭屠杀、屡被围剿的血泪史。
二、忠诚与叛逆
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清党”之名的白色恐怖下,“内心的光明若失去,黑暗何等之大。”共产党人,就是这个始有50余人的年轻团体,以杀身成仁的信念与勇气,硬生生撬动了历史的轨迹,完成了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大浪淘沙,烈火试金,经受深重苦难却力行信仰的共产党人,岂非英雄?战胜对手有两次,第一次,是在自己的内心!
我心中的《苦难辉煌》,是一部充斥着问题与主义、忠诚与背逆、个人与国家、历史与英雄的“盛世危言”,作者从头到尾不厌其烦地告诫我们:苦难并不遥远,辉煌来之不易。当少数利益熏心的暴发户被汽车、洋房冲昏头脑时,当个别懦弱心虚的现代人笃信算命磕头时,当一小撮骄傲自负的公知们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历史时,当些许盲目激进的年轻人倡导所谓的普世价值时……我们是否对那些黎明前消失在历史帷幕背后的英雄们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信心满满地自以为已然榨干了百年苦难的全部营养?亦或这急不可耐的呱噪,也只是又一次思想上的“大跃进”呢?朋友,稍安勿躁,请相信你的民族,等等你的国家!
三、历史与未来
品味苦难,既不应像麋鹿般胆小的叔本华感叹“人生的无意义”,亦不应像“强力意志”的尼采陷入“查拉图斯特拉”的“永恒轮回”。须知,皆从个人苦乐出发,中华民族永远出不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这些伟大的民族英雄。感悟辉煌,绝不能心无旁骛地蜷缩在伊壁鸠鲁的享乐温巢,更要坚决地同卡尔·波普尔式的历史虚无划清界限。谨记,忘记辉煌背后的苦难,就意味着背叛,对敌人非客观的粉饰,即是对先烈的荼毒。
不是每个人,都能以短暂的生命辉映漫长的历史;不是每个民族,都能有资格在苦难过后体验辉煌。无论如何富足,我们仍是“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无论如何困苦,也记得“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我所热爱的中华民族,就这样开始了其伟大的复兴。